English

他是吴宓教授

2000-04-05 来源:中华读书报 湘 言 我有话说

吴宓是谁?对于略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来说,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。你或许读过温源宁那篇《吴宓先生:学者和绅士》以及其它一些提及吴宓的回忆性文章;又或许,你翻过张紫葛那本引起了颇多争议的《心香泪洒祭吴宓》,因而对吴宓其人有了一些认识。但是,如果张紫葛真的如吴宓的女儿所指摘的那般是在胡说八道,那么哪一个吴宓才是真正的吴宓?说到底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吴宓终究是面目模糊的。

是需要给吴宓立一立传。因之,团结出版社推出年轻学人北塔的新著《情痴诗僧吴宓传》时,颇为自豪地宣称这是“第一本全面介绍著名学者吴宓先生一生的传记”。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吴宓的,吴宓其人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他弥留之际所喊出的:“我是吴宓教授,给我水喝!”“我要吃饭,我是吴宓教授!”他的身前身后的寂寞,不由得人不为之感慨。我私下认为,有这样结局的吴宓,他的一生也必然是值得探讨的。

论及像吴宓、梁实秋这样的人物,论者总喜欢搬出“重写文学史”这样的帽子,“还原”、“历史语境”更是非提不可的调调儿。其实并没有太大必要——你只要写出了你所认识的传主本身,这就够了。作者北塔抓住了他认为的吴宓一生中最能代表他真性情的两个形象——诗人和情痴来为吴宓立传。吴宓作为“诗人”的这样一个形象,应该说,是乏人论及的。作者北塔本人是诗人,因而首先从“诗人”这一个层面去解读吴宓,这是他的独特之处。吴宓本人论诗非常强调性情,他说自己作诗的动机,是“为发泄一时之感情,留存生涯之历史”,所以从诗人的角度切入吴宓的一生,可以揭示吴宓懦弱、善良、情绪化的浓厚诗人的气质,这也注定了他一生为人处事的种种遭遇。

至于“情痴”,这一点,看过《心香泪洒祭吴宓》的人应该已经有体会了。吴宓的一生,可以说是为情所累,为情所困,包括他糊里糊涂订下的终身,一生钟爱毛彦文而不得,到了晚年还要因“男女关系”问题所累。弗洛姆说爱是一种能力,吴宓一生爱情的失败就不仅仅是欠缺爱的能力的问题,而是,爱情失败的杀伤力实在太大,必然影响到吴宓一生的精神状态。他那浓烈炽热的情感似乎总是寻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突破口,而是在体内横冲直撞,难免遍体鳞伤。

传主本身个性鲜明,这对于立传者来说,当然是一件好事。但问题是,面对争议性颇大的人物,就像吴宓,实际上是最难把握的史料的搜集、把握固然重要,而史料的甄别更是困难重重,容不得半点疏忽。张紫葛就是一个前车之鉴。个人记忆的可信程度有多高。最能体现传主真实的生存状况的日记,又有没有可能存在“伪作”的成分?历史诚然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人历史所组成的,但个人历史很有可能是伪史,而不是信史。

我的意思是,一本传记的可信与否,需要专家、学者去考证;而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,读传记是为了了解一个自己所不认识、而又希望了解的人,可读性就非常地重要了。如果一本传记不能时不时激起我们的参与欲望,那没有办法,只有溜之大吉为上。说老实话,这本吴宓传的写法,实在让人不敢恭维。这是什么时候了,还在四平八稳地、不厌其烦地去叙述吴宓的一生,是要让人打瞌睡的。我也想知道吴宓是怎么样一个人,可是读不下去怎么办?

这样说也许苛刻了一点,有些书确实是需要硬着头皮细细读下去的。可是,为什么要让人硬着头皮才能坚持下去呢?让人读得愉快些、顺畅些不是更好吗?

所以说,这确乎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儿。

(《情痴诗僧吴宓传》,北塔著,团结出版社出版。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